正值開學季,本文将進行防詐騙案例分享之網絡遊戲交易騙局。
随着網絡遊戲的普及,涉及遊戲賬号、裝備、遊戲币的虛拟财産交易也日益頻繁。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玩家追求“物美價廉”的心理,在交易過程中設置陷阱,騙取玩家錢财。
一、騙術揭秘
1.免費領遊戲裝備
小明用家長手機玩遊戲時,有人私信他稱 “遊戲裝備免費送”。小明回複對方進行咨詢,對方随即打來語音通話,引導小明進行屏幕共享對方引導小明,将支付寶的支付密碼,改為123456。又通過屏幕共享的方式,獲取了短信驗證碼,更改了支付寶綁定的手機,随後将其支付寶内,錢款全部轉走。
詐騙套路:不法分子利用孩子對遊戲的喜愛,打着“免費贈送遊戲裝備”的旗号,引誘孩子開啟屏幕共享,通過屏幕共享竊取其父母手機賬号密碼短信驗證碼等,在其毫不知覺的情況下轉走錢财,青少年心思單純極易被騙。
2.解除防沉迷限制
小王打遊戲時,認識了一名網友,對方稱低價出售遊戲皮膚,并發來一個二維碼。小王掃碼後被提示,因其系未成年人,需解除防沉迷限制,界面附帶一個二維碼名片。小王加對方好友後,對方稱需要監護人的手機進行驗證。小王用家長手機,與對方進行視頻,對方通過視頻指揮小王修改手機銀行密碼,并進行多次轉賬彙款,之後要求小王删除,銀行提示和扣費短信,最終小王被騙3萬餘元。
詐騙套路:不法分子冒充遊戲平台客服稱可以解除“防沉迷”,待受害人添加其聯系方式後,便謊稱需要用監護人手機驗證,以“需要激活”“賬号特殊”等理由要求受害人轉賬彙款,随後将受害人拉黑。
3.高價收購賬号
小趙在玩手機遊戲時,有人高價求購其遊戲賬号,随後雙方添加好友,對方讓小趙登錄指定網站,稱該網站為正規遊戲交易平台。“交易”完成後小趙欲提現,但網站提示小趙的賬戶被凍結,網站客服稱需要充值“解凍費”,解凍成功後 “解凍費”将會返還。小趙充值3次共計3600元後該網站再也無法登錄。
詐騙套路:不法分子謊稱要高價購買受害人遊戲賬号,誘導受害人在虛假平台上交易,當受害人提現時,不法分子會以“解凍費”、“押金”等理由要求受害人支付各種費用,并承諾後續退還,不法分子收到受害人的轉賬後便關閉網站,并将受害人拉黑。
二、警方提示
1.遊戲詐騙的受害群體均為35歲以下青年,其中大半是在校學生。特别是7、8月,學生暑期放假在家,接觸手機、電腦、互聯網機會大大增加,增加了被騙的風險。
2.不法分子往往通過低價出售遊戲賬号或道具、低價提供遊戲充值代練服務等形式吸引受害人上鈎,後通過要求受害人繳納手續費、服務費,或收款後将受害人拉黑的形式進行詐騙。
3.有時受害人損失的不是實際的金錢,而是遊戲賬号或遊戲内道具、遊戲币,往往導緻受害人損失金額難以認定。
準大學生,如果感覺被詐騙怎麼辦?
第一步:立馬取消交易,保持冷靜;
第二步:找輔導員,找輔導員、找輔導員!
第三步:輔導員協助處理,聯系家長,必要時尋求警方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