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新生攻略・初識篇】當“過來人”遇見“新面孔”:我的四年,你的起點(第一季)——第⑨期
發布時間:2025-09-01  作者:肖瑾萱  編輯:費雯烨  審核:  查看:15

為幫助新生快速适應大學生活,打破認知壁壘,明确成長方向,828日晚,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邀請2025屆應用心理學專業優秀畢業生倪倩芸作為“當‘過來人’遇見‘新面孔’:我的四年,你的起點”主題分享會第9期分享者。以不懈努力敲開世界名校大門,倪倩芸成功申請到英國愛丁堡大學研究生。從校園裡的深耕學習,到跨越國界的追夢之旅,倪倩芸的故事裡,藏着關于“勇氣”與“遠方”的獨特注解。

一、績點裡的“基本功”:把當下的每一步踩實

在倪倩芸的大學詞典裡,“績點”從來不是冰冷的數字,而是打開更多可能的鑰匙。她的績點換算成百分比高達90多分,這背後藏着的,是“不輕視任何一堂課”的認真——不曠課、緊跟老師節奏複習、認真對待每一次作業。她認為,心理學的課程不算難,但需要沉下心,無論是專業課還是公共課,每一分成績都會彙入最終的平均績點,就像搭積木,少一塊都可能影響整體的穩固。

這份對“基本功”的重視,讓倪倩芸在申請研究生時擁有了堅實的底氣——許多海外院校會根據績點劃分檔次,而高績點為她争取到了與更優質院校對話的機會。她的經曆給了大一新生提醒:别覺得大一還早,每一次課堂專注、每一份作業認真,都是在為未來攢“籌碼”。

二、從“猶豫者”到“掌舵人”:學生工作裡的勇氣修行

初入大學時,倪倩芸也曾是個“怕出錯”的學生。大一上學期因疫情線上開學,她在是否競選思想品德課代表的岔路口徘徊時,好朋友的一句“這很有意義”,讓她鼓起勇氣邁出了第一步。

這個看似微小的職位,成了倪倩芸能力生長的“練兵場”——溝通協調、組織事務,慢慢在同學心中種下“靠譜”的印象,也為後來競選團支書鋪了路。但之後團支書的工作并不輕松,從組織團建到籌備團課,瑣事繁雜又容不得差錯。她曾因怕出錯而陷入内耗,卻也在跌撞中悟透:與其被“怕犯錯”困住,不如學會篩選優先級,讓能力跑在情緒前面。

那些在學生工作裡摔過的跤、解決過的難題,最終都變成了她的“铠甲”。倪倩芸告訴大家,要勇敢地抓住機會,自信地做自己,哪怕一開始做得不完美,也是在為“更從容”積蓄力量。

三、志願服務這個“大世界”:在碰撞中拓寬視野

如果說課堂是知識的“訓練場”,那志願活動便是倪倩芸的“社會課堂”。在校内校外的志願經曆裡,倪倩芸遇見過需要耐心溝通的小朋友、行動不便的老人,接觸了形形色色的陌生人。這些看似零散的相遇,卻悄悄重塑了倪倩芸的思維方式,拓寬了倪倩芸的視野。她建議新生多去試試,讓自己在實踐中熟悉世界,也熟悉自己。

四、逐夢路上的“适配法”:在試錯中找對方向

倪倩芸決定申請海外研究生,源于大二時老師的一句提醒。考慮到國内考研的長戰線可能讓自己焦慮,而英聯邦一年制碩士更适配自己的節奏,她和家人商量後,堅定了“走出去”的方向。

語言關曾是她的“攔路虎”。雅思口語屢次不達預期,她便果斷轉考更側重聽力和閱讀的PTE;為了讓申請材料更亮眼,她跟着學校老師做留守兒童學校适應的課題,參與省級項目、發表論文,還在蘇州一家特殊兒童服務機構見習——而這些與“兒童與青少年心理”強相關的經曆,成了申請時的“加分項”。

倪倩芸提到,申請的過程不是“死磕一條路”,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賽道。她拿到過新加坡、香港、英國等地的Offer,最終選擇愛丁堡大學,也正是看重其全球排名與專業匹配度,就像穿鞋,合不合腳,隻有自己知道。

從校園到世界,倪倩芸的故事告訴我們:所謂“遠方”,從來不是突然抵達的奇迹,而是由無數個“認真對待當下”的瞬間串聯而成。勇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一次次“試試看”裡積累的;機會不是等來的,而是在做好準備時接住的。願同學們從這些“過來人”的故事裡,找到屬于自己的節奏,在接下來的四年裡,既敢邁出第一步,也能走好每一步。


版權所有: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 - 伟德国际weide

郵編:224002

聯系電話:(00)86-515-88233168

電子郵箱:jykxxy-bgs@yctu.edu.cn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