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面上出現了諸如“刷單+快遞”“刷單+創業”“刷單+APP搶單”“刷單+招聘”等新型的刷單複合式詐騙。起初刷單類詐騙是以兼職刷單的模式出現,廈門市反詐騙中心介紹這種詐騙一般分為“三步曲”:
第一步是設置誘餌在平台引流,詐騙分子通過QQ、微信、抖音或群發短信等渠道,以誘人的廣告吸引受害者兼職刷單;第二步是用小額返利給“甜頭”,博取信任。完成初步的刷單任務,詐騙分子返還小額傭金獲取受害者的信任從而派發大金額的任務;第三步是用各種話術套路實施詐騙。詐騙分子獲取信任後,刷單任務的金額會逐漸增加。當受害人轉賬大額錢款後,騙子便以各種“連單任務”、各類“操作失誤”等理由拒絕提現本金傭金,甚至要求支付“保證金”“解凍費”等,讓受害人一步步被誘導入刷單陷阱,越陷越深。
廈門市詐騙中心發布的報告顯示,兼職刷信譽類詐騙占各類詐騙總量的19.63%。福建省公安廳刑事偵查總隊指出,女性成為兼職刷單詐騙的高發群體,特别是寶媽。原因在于寶媽工作機會少又太想賺錢,時間多上網多,加上缺少社會經驗,所以更容易被騙。
軍先生上網時偶然刷到一個“0元加盟,網店創業”的網絡廣告,剛留下個人信息,就被拉進了“電商咨詢接待群”和“商家問題處理群”兩個微信群,讓他掃碼下載專屬工作的“Whale”APP。軍先生照做并注冊了個人賬号,添加了“指導客服”,并按照要求在APP上開設了自己的“網上店鋪”。
“客服”告訴軍先生會為他引流,隻要按照要求購買所謂的“商品”并把“商品”上架,再将付款截圖發給“客服”,就可以獲得報酬。軍先生随意購買了幾件“商品”,試着在APP裡提現,錢确實能夠到自己的賬戶上。此時,軍先生已完全相信了對方,一連幾天都在APP上購買“商品”,然後再上架“商品”賺取報酬。可當他再想提現時,卻發現報酬無法取出。軍先生急忙聯系“客服”,“客服”卻告知軍先生需要完成更多的訂單才可提現。軍先生這才察覺不對,趕緊報案。經了解,軍先生一共轉賬21次,合計24643元。
廈門市反詐騙中心指出網絡刷單不是一種單純的騙局,它可以作為一種手段與其他騙局嵌套。福建省市場監管局解析了三種複合式刷單騙局的套路:
一、“刷單+APP搶單”騙局:
詐騙分子打着“無須墊付,一單現結”的噱頭,引導受害人下載“搶單”APP,營造緊張氣氛讓大家踴躍參與,以任務完成後就能賺取收益為由,引導受害人一次次加大投入做任務,最後動手腳騙取錢财。
二、“刷單+網絡賭博”騙局:
詐騙分子一開始利用刷單賺傭金來獲取信任度,之後再誘導受害者在賭博平台進行投注實施詐騙,通過操作APP後台數據制造盈利假象,等受害者發現無法提現才意識到自己上當被騙。
三、“刷單+炒外彙”騙局:
詐騙分子結合投資理财的形式,引導受害者刷單做任務購買外币,返還傭金和本金,最終騙取錢财。福建警方指出,刷單+“N”的複合式詐騙,讓本來想賺錢的受害人不停地将錢款投入其中,甚至不惜借錢投入,最終竹籃打水一場空的同時還會背負巨額債務。讓受害人下載的所謂APP其實就是騙子手中的詐騙工具,這些APP平台上的數據,騙子随時可以在後台修改。
廈門市反詐騙中心分析認為被刷單“迷了心竅”的受害者主要是3種心理作怪:
一、投機取巧的貪婪心理:
因為過程短、返利快、零門檻、無風險的謊話确實具有“誘惑性”,不少人抱着試一試的心态,甚至有的人“蜜汁自信”,企圖“反賺”騙子一筆後及時抽身。
二、羊群效應的從衆心理:
在許多騙局中,受害人起初有一定警覺,但當被拉入群聊發現“所有人”都在從事這一行為并且都在“炫耀财富”,原本的心理防線就容易被攻破,而騙子也在一步步“耐心釣魚”,直到受害人暴露出徹底的信任心态。
三、心有不甘的僥幸心理:
刷單受害人抱有賭徒心理,總想着再試一次就能回本,殊不知再多次的嘗試隻會越虧越多,及時止損、果斷報警才是正确的選擇。
準大學生,如果感覺被詐騙怎麼辦?
第一步:立馬取消交易,保持冷靜;
第二步:找輔導員,找輔導員、找輔導員!
第三步:輔導員協助處理,聯系家長,必要時尋求警方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