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月,伊犁河谷雖未入伏,但紫外線已如碎金般灼熱,這讓我更堅定了要為孩子們上好這堂防暑課的心意。
推開紅石榴社區活動室的門,七雙亮晶晶的眼睛像天山雪水般清澈。同學們知道嗎?我們的身體就像伊犁的駿馬,既要奔跑也要懂得休息......我選擇用新疆孩子熟悉的比喻講解中暑原理。我通過生動形象的講解,向同學們詳細介紹了什麼是中暑、中暑的原因、症狀以及解決方法。為了讓同學們更直觀地理解,還播放了精心準備的科普視頻,以動畫和實例相結合的方式,讓防暑知識變得通俗易懂。
同學們全神貫注,積極與我進行課堂互動,課堂上的氛圍十分活躍。最讓我驚喜的是一位同學,他主動地站起來向我們分享了在去年前往杏花溝采野果時中暑的經曆,他比劃着當時頭暈目眩的樣子,讓小夥伴們聽得屏住了呼吸。這一環節不僅讓其他同學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中暑的危害,也增強了大家對防暑知識的重視程度。最後,我帶着大家一起,根據中暑原因提出了幾個防暑小妙招,如做好防曬,避免長時間在陽光下暴曬,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穿輕薄透氣的衣服等。
窗外白楊樹的蟬鳴漸起,我們卻在室内造出了一片清涼的綠洲。課後整理完教具,我們一起在背景牆前進行了合影留念,看着他們臉上的笑容,這一刻,我忽然懂得教育不是單方面的灌溉,而是像伊犁河水與兩岸綠洲的相互滋養。
此次公益小課堂取得了很好的成果,為社區的孩子們送去了夏日裡的“清涼”關懷。未來,我們期待更多這樣的公益活動走進社區,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讓知識的陽光照亮每一個角落。當孩子們蹦跳着把防暑兒歌傳唱成小巷裡的童謠時,那些關于健康與愛的種子,或許正在這片土地上悄然發芽。
(審核:楊日晨 編輯:張藝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