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數據概述
共收集818名學生數據。
二、學生基本信息分析
1. 性别分布
性别 | 人數 |
女 | 709 |
男 | 109 |
從性别分布數據來看,女生人數遠遠多于男生人數。學院在組織活動、安排教學資源等方面需要考慮到這種性别比例的不平衡。
2. 年級分布
年級 | 人數 |
2022 | 260 |
2023 | 231 |
2024 | 193 |
2021 | 134 |
3. 專業分布(前 10)
專業 | 人數 |
小教(非定向) | 357 |
學前(非定向) | 190 |
小教(定向) | 124 |
心理 | 112 |
學前(定向) | 35 |
4. 生源地分布
生源地 | 人數 |
農村 | 516 |
城市 | 302 |
農村生源的學生人數多于城市生源。這可能說明我校在農村地區的招生宣傳效果較好,或者農村學生對我校的專業設置等方面比較認可。學校在制定獎助學金政策、學生幫扶計劃等方面,可以考慮到生源地的差異,關注不同生源地學生的需求。
5. 學生基本信息分布可視化
三、學習态度與習慣分析
1. 學習态度相關問題
問題 | 選擇 “經常” 的比例 |
你是否希望自己成為班級裡成績名列前茅的學生? | 56.4% |
你是否認為,學習中遇到不會的地方,隻要努力鑽研就一定可以明白? | 51.5% |
即使沒人監督,你也會主動學習和做作業嗎? | 48.5% |
當你專心學習的時候,周圍發生的事無法影響到你嗎? | 40.1% |
你清楚自己的學習目标嗎? | 51.5% |
當學習和娛樂沖突的時候,你可以選擇以學習為主嗎? | 47.3% |
即使感覺疲勞,你也會把沒有做完的功課完成嗎? | 44.5% |
平時你會做好預習和複習,以便應對老師的突擊檢查嗎? | 37.7% |
從學習态度相關問題的比例來看,大部分學生有積極向上的學習态度。超過一半的學生希望自己成績名列前茅,并且相信努力鑽研能弄懂學習中不會的地方,也清楚自己的學習目标。然而,在面對實際學習情況時,如無人監督主動學習、學習娛樂沖突時選擇學習等方面,比例有所下降。這可能表明學生雖然有積極的學習意願,但在自我管理和實際行動上還存在一定的不足。而在預習複習應對突擊檢查方面比例較低,可能反映出學生對于突擊檢查的重視程度不夠或者缺乏有效的時間管理來做好預習複習。
2. 學習習慣相關問題
問題 | 選擇 “經常” 的比例 |
你覺得學習方法很重要嗎? | 0.0% |
你在學習生活中關注學習方法嗎? | 57.5% |
你覺得你現在所用的學習方法科學嗎? | 39.9% |
學習時我常常馬馬虎虎,不細心,常犯小錯誤。 | 20.8% |
在生活中随時随地都可以學到東西。 | 52.3% |
我隻要一坐到書桌前,就能夠很快投人到學習中去。 | 34.0% |
通常情況下我能夠專心地學習。 | 50.9% |
課堂上我經常走神,想别的事情。 | 12.6% |
對整個學期,我通常有一個計劃或安排。 | 39.1% |
在開始學習時,通常不考慮采取什麼有效的方法,隻是按習慣學習。 | 28.5% |
我通常想起什麼就學什麼,事先并不做安排。 | 17.5% |
我總是需要别人的提醒和督促才能抓緊學習。 | 14.9% |
在學習習慣方面,出現了比較有趣的情況。雖然有57.5%的學生關注學習方法,但認為自己目前學習方法科學的比例僅為39.9%,這可能暗示學生雖然有關注但還未找到真正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有一半以上的學生認為在生活中随時随地能學到東西,說明學生有一定的學習意識。而在學習的專注度、進入學習狀态的速度以及學習計劃性等方面,都有較大的提升空間。例如,隻有34.0% 的學生一坐到書桌前就能很快投入學習,39.1% 的學生對整個學期有計劃安排。
3. 學習态度比例柱狀圖
4. 學習習慣比例柱狀圖
四、未來規劃分析
1. 畢業後打算分布
畢業後打算 | 人數 |
考編制 | 346 |
考研升學 | 259 |
其他 | 145 |
體制外就業 | 39 |
創業 | 22 |
出國留學 | 7 |
從畢業後打算的分布數據來看,考編制成為大多數學生的選擇,編制内工作相對穩定、福利待遇較好等優勢吸引着學生。考研升學的人數也較多,說明學生對提升自身學曆水平、增強競争力有較高的需求。選擇創業和出國留學的人數較少,創業可能面臨較大的風險和挑戰,而出國留學可能受到經濟、語言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
2. 考研可能性分布
考研可能性 | 人數 |
沒想好 | 559 |
80% | 95 |
60% | 79 |
100% | 64 |
40% | 18 |
20% | 3 |
數據中“沒想好”占比最大,這表示部分學生還未明确自己考研的可能性,處于猶豫狀态。而明确表示考研可能性較高(如 80%、100%)的學生也占有一定比例,說明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有較強的考研意向。
3. 就業領域與專業相關性分布
就業領域與專業相關性 | 人數 |
有強相關 | 448 |
部分相關 | 338 |
完全不相關 | 32 |
大部分學生期望就業領域與本科專業有強相關或部分相關,這表明學生在選擇就業時,比較看重專業知識的應用和職業發展的連貫性。隻有極少數學生希望就業領域與專業完全不相關,可能是對自己的專業不感興趣或者有其他職業追求。
4. 未來規劃分布可視化
五、總結與建議
1. 學生基本信息方面
總結:女生人數遠超男生,不同年級人數有差異,小教(非定向)專業熱門,農村生源多于城市生源。
建議:針對性别比例不平衡,組織活動和安排資源時考慮女生和男生不同需求;根據各年級人數變化調整課程安排和就業指導資源;對熱門專業增加師資和實踐基地投入;制定相關幫扶計劃時需要關注生源地差異。
2. 學習态度與習慣方面
總結:學生有積極學習意願,但自我管理和實際行動不足,學習方法關注多但科學性有待提高,學習專注度和計劃性需加強。
建議:開展學習自我管理培訓課程,提高學生自我約束和時間管理能力;舉辦學習方法講座和經驗分享會,幫助學生找到科學學習方法;組織學習計劃制定和監督活動,增強學生學習計劃性。
3. 未來規劃方面
總結:考編制和考研升學受青睐,部分學生考研意向不明确,多數學生期望就業與專業相關。
建議:為考編制學生提供政策解讀和備考指導;針對考研學生開展院校選擇、專業分析等輔導;對于就業學生,根據專業相關性提供精準的職業規劃和就業推薦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