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促進同學們的心理健康,增強感恩意識與家庭觀念,2025年2月28日晚七點,大學生心理衛生協會在主樓B302放映了溫情催淚的電影——《你好,李煥英》。本次觀影活動旨在讓同學們通過電影感受親情的偉大與無私,學會珍惜當下,理解父母的不易,并在現實生活中更加主動地表達自己的愛與感激之情。
《你好,李煥英》由賈玲執導,根據她的真實經曆改編,講述了一段跨越時空的母女情深。故事的主人公賈曉玲在經曆母親意外去世後,心懷愧疚與遺憾,意外穿越回母親年輕的1981年。面對青春洋溢、樂觀開朗的李煥英,曉玲試圖通過各種方式改變母親的命運,讓她擁有一個更幸福的人生。然而,在這一過程中,曉玲逐漸意識到,母親無論在哪個時代,最在意的始終是自己的女兒,而不是她所謂的“更好的人生”。電影以溫情幽默的方式展現了一位母親對子女深沉而無私的愛,也勾起了無數子女對于自己母親的回憶與思念。
本次觀影吸引了衆多同學前來觀看,大家沉浸在影片的情感起伏中,時而歡笑,時而落淚。在電影放映結束後,一位同學分享道:“影片中的很多細節讓我想起了自己的母親,雖然她沒有說過太多關心的話,但卻一直在默默地為我付出。尤其是當看到李煥英年輕時的模樣,笑容滿面地面對生活時,我仿佛也看到了自己的媽媽年輕時的身影。”另一位同學則表示:“我們總以為自己長大了,可以為父母做些什麼,但其實,父母從未期望我們回報,他們唯一希望的,是我們能夠健康快樂。”
除了情感上的觸動,影片在鏡頭語言、色彩運用和時代背景的還原上也頗具巧思。上世紀80年代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街道上行走的行人、工廠門口的喧嚣、複古的服裝造型,都讓觀衆仿佛穿越回那個樸實無華的年代。電影的幽默橋段穿插在感人至深的情節之中,使得整部影片的節奏張弛有度,給觀衆帶來了哭笑交織的觀影體驗。
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我們常常忙于學業、社交,而忽略了與父母的交流。許多人在成年後才逐漸意識到,小時候認為父母無所不能,其實隻是他們在用盡全力守護着我們。當我們開始追逐夢想、追求獨立生活的同時,父母卻在不知不覺間老去,他們依然在背後默默關注着我們,卻不再習慣主動向我們表達自己的情感。
大學生心理衛生協會希望通過此次電影展,讓同學們深刻體會到親情的溫暖與珍貴。親情是一種無需回報的愛,但并不意味着我們就應該理所當然地接受,而是應該學會主動去回應、去珍惜。或許,我們無法像賈曉玲那樣“穿越”回過去去彌補遺憾,但我們可以從現在開始,多陪伴父母,多向他們表達我們的關心,讓彼此的關系更加親密,讓愛不留遺憾。
(審核 張钰 編輯 薛冬)